Skip to content

 

恩沛

一、前言

在汉字中,“左”与“右”最初出现在何时,不可考证,只知在汉代有“无出其右”的成语。中国古代皇帝登基之后,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称为“南面称王”。所以面向南方时,“左方”是东边,“右方”是西边,因而江“左”即称为江“东”地区。“左”与“右”有时也指地位的卑与尊,比如成语“无出其右”,就是无人能胜过的意思;被降职或贬官称为“左迁”。再者,近代在政治立场上,“左派”和“右派”通常用来表达完全对立的看法。一般“左派”被认为是激进者,主张积极改革,支持社会平等,反对阶级统治。一般“右派”被认为是保守者,主张稳妥、渐进的改革方式,维护旧有传统。

《圣经》中是否也有“右边”的记载?“右边”的意义为何?为何“右边”代表尊贵?“神的右手”意义为何?人坐在“神的右边”有何意涵?因为《圣经》对“左边”的记载较少,以下的探讨以“右边”为主。

二、右边的意义

在《圣经》中,“右边”表示方位。例如祭司献平安祭的时候,要得“右”腿为分(利七33);又如大卫王为了数点以色列人,就吩咐跟随他的元帅约押,从但直到别是巴,数点百姓。约押和众军长就从王面前离开,去数点以色列的百姓。他们过了约但河,在迦得谷中、城的“右”边亚罗珥安营,与雅谢相对(撒下二四5)。

在《圣经》中,“右边”也常作为比喻性的用语,代表尊贵的位置,因为大多数人的“右手”比左手灵敏。兹举例略述如下。

(1)代表尊贵的地位

《圣经》第一次提到“右手”比“左手”尊贵,是在《创世记》中。例如约瑟带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儿子,去见父亲雅各,雅各要给他们祝福。雅各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次子),又剪搭过左手来,按在玛拿西的头上(玛拿西原是长子)。约瑟见他父亲把“右手”按在以法莲的头上,就不喜悦,便提起他父亲的手,要从以法莲头上挪到玛拿西的头上(创四八14、17)。可见当时人的观念,认为右手的祝福可以带来特别的力量。又如雅各为幼子取名为便雅悯(创三五18),意思是“右手”之子,显示父亲对儿子的偏爱。再如所罗门王的母亲拔示巴去见他,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她便坐在王的“右边”(王上二19)。

此外,在祭司的按立仪式中,要献上赎罪祭的公牛、燔祭的公绵羊,还要献上第二只公绵羊,就是承接圣职之礼的羊,也就是特别的平安祭(出二九28)。摩西要把公绵羊的血抹在亚伦和他儿子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又把血洒在坛的周围(利八22-24)。“抹血”代表被洁净,也就是要分别为圣奉献给神。把血抹在“右耳”、“右拇指”和“右脚拇趾”上,“右边”是较重要的一方,代表身体的全部,都要被洁净奉献给神。所以我们的耳应分别为圣,要单听神的话;我们的手应分别为圣,要单作神喜悦我们作的工;我们的脚应分别为圣,要单走神要我们走的路。我们要将全身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

在《新约圣经》中也记载许多“右边”,强调它是尊贵的位置。例如耶稣施行神迹时,要求门徒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著(约二一6);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坛的“右边”,向祭司撒迦利亚显现(路一11);彼得拉著生来是瘸腿人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徒三7);彼得带著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约十八10)。

(2)是友谊与信任的标记

“右手相交之礼”是表示接纳对方的一种形式,在教会中普遍被信徒采用。例如使徒们向保罗行“右手相交之礼”(加二9)。这就如同英文的“Give me five”,five 是指五只手指头,也就是伸出右手相互击掌的意思。一般陌生人不会随便和别人击掌,这是属于伙伴之间的亲密动作。

(3)代表南方

“右方”的希伯来文,有时被译为“南方”,因为在面向东方日出之地时,右手正好在南方(撒下二四5);而左手正好在北方,因而“左方”的希伯来文,有时被译为“北方”(创十四15)。

例如,摩西和以色列的众长老吩咐百姓说:你们过约但河,到了耶和华──你神所赐给你的地,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约瑟、便雅悯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基利心山”上,为百姓“祝福”;流便、迦得、亚设、西布伦、但、拿弗他利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以巴路山”上,宣布“咒诅”(申二七12-13)。“基利心山”位于示剑山谷“南方”,和“北方”的“以巴路山”对峙。显见“南方”是“右方”,代表尊贵的位置,因此要在“基利心山”为百姓“祝福”。而“北方”是“左方”,代表不好的位置,因此要在“以巴路山”宣布“咒诅”。向百姓宣告“祝福”或“咒诅”,是由利未人来宣告,每一种宣布百姓都要回答:“阿们!”(申二七14, 26)。

三、神的右手

神是灵,原本没有手。但《圣经》的作者,用“拟人化”的方式来描述神,强调神用手来工作;而“神的右手”则是代表祂的能力与尊荣。对神的选民而言,神的手就是救恩;但对敌人而言,神的手就是毁灭(出七4撒上七13)。

《圣经》最早出现“神的右手”,是在摩西的凯歌中;这是比喻性的用语,显示神的无所不能。例如,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唱歌说: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耶和华啊,祢的右手施展能力,显出荣耀;耶和华啊,祢的右手摔碎仇敌。祢伸出右手,地便吞灭他们(出十五1, 6, 12)。

在《诗篇》中,也常出现“神的右手”,显示神的能力与拯救。例如《圣经》云: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因为祂行过奇妙的事;“祂的右手”和圣臂施行救恩。在义人的帐棚里,有欢呼拯救的声音;“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诗九八1,一一八15)。神是造物主,祂是无所不能的,人在“神的右手”中,可以得著永远的福乐(诗十六11)。

此外,“神的右手”成为神子民在急难时的盼望。例如经云: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赛四一10)。

四、在神的右边

“神的右边”代表最尊贵的位置,只有末世的弥赛亚才配坐在其上。耶稣是末世的弥赛亚,祂现在坐在“神的右边”,已经成为荣耀的王。例如经云:“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诗一一○1)。这原是在君王登基典礼时,由祭司或先知所宣读的诗,表示膏立的君王是蒙神悦纳的。君王的权柄是由神所赐与,他与神十分亲近,因而坐在“神的右边”。君王是由神派人按立,代表他是神旨意的执行者。神应许要扩展他的国度,使仇敌都臣服于他,作他的脚凳。同时,这经文也预表弥赛亚,祂是蒙神悦纳的君王。

《诗篇》一一○篇常被《新约圣经》所引用(太二二44可十二36路二十42-43),例如使徒彼得说:“这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祂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的仇敌作你的脚凳。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2-36)。“主”对我“主”说,第一个“主”是指耶和华,第二个“主”是指弥赛亚,就是耶稣。彼得在此解释《诗篇》一一○篇时,他认为这里所预言的弥赛亚已经实现了,就是耶稣基督。所以使徒在此宣告耶稣坐在“神的右边”,祂已被神的右手高举,神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

此外,耶稣也曾多次自我宣告,祂要坐在“神的右边”。例如大祭司问耶稣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说:“我是。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著天上的云降临”(可十四61-62)。在《新约圣经》中,除了用“坐在”神的右边,来描述神将耶稣升为至高以外(腓二9),有时会使用“站在”、“高举在”神的右边来描述。例如,众人用石头打司提反的时候,他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徒七55);又如彼得说:耶稣既“高举在”神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徒二33)。

就灵的观点而言,神是灵(约四24),而耶稣与父原为一(约十30)。但就救赎历史的观点而言,目前耶稣基督坐在“神的右边”,它有下列的意义:(1)代表耶稣是蒙神悦纳者。因耶稣顺服至死,完成救赎的大功,所以神高举祂,将最好的右边位分赐给祂。(2)代表耶稣是得胜者。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特要藉著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耶稣战胜魔鬼(林前十五24-26),就以得胜者的身分,坐在神的右边。(3)代表耶稣是掌权者。神将耶稣升为至高,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腓二9-11)。祂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祂要作万王之王,直到永远(路一31-33提前六15;启十一15)。

五、结语

经云:“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祂仇敌成了祂的脚凳”(来十12-13)。所以耶稣已经被神高举,成为万主之主。耶稣要消灭所有的敌人,末日祂与魔鬼争战,祂必胜过他们(启十七14;林前十五24-26)。

我们是否会成为耶稣的敌人,被耶稣消灭?还是成为耶稣的贵客,坐在耶稣的“右边”?倘若我们愿意遵行神的吩咐,肯照顾教会里的小弟兄,就可以成为蒙福的人;能够坐在耶稣的“右边”,承受那创世以来为我们所预备的国。倘若我们不愿意遵行神的吩咐,不肯照顾教会里的小弟兄,将成为被咒诅的人;结果是坐在耶稣的“左边”,进入那为魔鬼和它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太二五33-46)。

参考书目:

1.哈里斯著,中华福音神学院译,《旧约神学辞典》,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95。
2.白高伦主编,杨牧谷编译,《种籽新约神学词典》,香港:种籽出版社,1983。
3.鲍尔等著,麦陈惠惠译,《新约及早期基督教文献希腊文大辞典》,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9。
4.刘承业,《五经:史叙、律法与神学》,香港:建道神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