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劲草



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著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著灯,却不豫备油;聪明的拿著灯,又豫备油在器皿里。……半夜有人喊著说:新郎来了,……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罢。他们去买的时候,……,门就关了。其馀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儆醒……(太二五1-13)。

这是大家很熟悉的比喻。古时犹太人的婚礼分为两部分,首先新郎要到女方家迎娶并设宴款待宾客,那时婚筵长达数日,然后新郎才和新娘同返夫家举行婚礼。而照常规,新郎要去迎娶新娘那天,还得先去自己的亲友家和朋友吃喝快乐(就像有人在结婚前会举办单身派对),直到夜间才到新娘家迎娶。因此,新娘的年轻朋友(童女们)负有迎接新郎的任务。当新郎来迟,童女们可以暂时躺下歇息,直到陪伴新郎来的人大声呼喊说:“新郎来了!”她们便要起来,各自拿灯出去迎接。所以新郎来的时间是不可预期的,他总要让亲友满意才能离开去娶亲。迎接新郎的童女为了让典礼能顺利进行,得随时备好油、点灯迎接,无论新郎多晚到,都要准备充足。


甘心乐意 用心准备

新郎会来临,是这十位童女所知道的,也是为此而准备。圣经提到他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愚拙的,其实也不能说笨,应该是说这五位童女是用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在准备,她们只知道新郎会来,而且“要点灯去迎接”,但她们没有思考该多准备什么、该怎么做,好让自己担任的工作能更顺利进行。结果一疏忽,在新郎来的时候,油没了,自己也没有事先准备,最后就被拒于门外。另一种态度是积极的,聪明的那五位也知道要去“迎接新郎”,但有思考如何能让这分工作顺利完成,于是懂得事先多预备一些油。虽然过程中,他们一样也打盹、睡著了,但还好有提早准备,所以新郎临到,惊醒过来时,手上的灯还有油,便得以顺利与新人进入喜宴。

除了个人要准备好外,我们也要承担教会事工的责任。对一个基督徒而言,神对我们是有期许的,比如:要结出属灵的果子(加五23)、彼此相爱(约十五12)、喂养主羊(约二一15-17)、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活出基督的样式(路九23)等等。就算我们不愿意,但受洗、被拣选的那一天,便责任已经托付,就像这十位童女被赋予迎接新郎的工作。因此,我们作工的精神要像保罗一样:“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九17)。甘心乐意是我觉得那五位聪明童女致胜的秘诀,甘心乐意是让她们接到任务后,有准备油的动力,也让她们最后能与新娘新郎一起进入会场,同主人欢喜快乐。


互相配搭 一起成长

这个比喻的重点,是希望我们随时预备以迎接主的再临。五个聪明的童女在这么急促的时间也没有办法与其他五位分享他们的油。但环顾现今,趁我们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其实是可以在尽本分外,协助他人、一起成长。

企业也好,教会也好,如果每个人只是尽力把分内的事做好,这样是不够的。“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岂不对他说:你给我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么?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么?”(路十七7-9)。这里说到仆人尽力把工作做完,并没有什么好称赞的,因为那是他该做的。尽职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能做到“利他”,就是能为别人、为教会尽一份心力,如圣经说的要互相担待,也可以借此让不俊美的肢体更加俊美,不体面的更体面(林前十二23)。

互相配搭,一起同工,有时确实是一个考验。因为在过程中会显出人的软弱,会出现沟通上的歧见,甚至信心受到影响而远离教会、远离神。这样的事件,时有所闻,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检视自己的信仰观念,并确实建立在基督的身上。如此,我们才有办法在同工中与人和睦相处,更进一步,与他人一起成长,并且坚持或顺或逆,总不离开主。


随时添油 自我提升

“油”预表灵修,没有油,表示我们信主后疏于祷告、读经、聚会……。“油”也预表圣灵(参:赛六一1;来一9;约壹二20、27),或指一个被圣灵引导,会去传喜信报佳音,关心、安慰人的人。而“不预备油”并不是指他们里面没有内住的圣灵(参:罗八9;弗一13),而是指他们没有让圣灵充满而活出基督的样式,“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罗八9-10)。我们若时常充满“油”,属灵生命就会随时苏醒、更新。

读经、祷告、聚会,或是关怀弟兄姐妹……,都是添油的来源。若我们愿担任圣工,但能力不足,就可以祷告求主加添能力,也可以阅读属灵刊物,或参加教会的各种灵修课程来装备自己。神喜悦我们有愿意自我提升、求长进的心志,也必然会为我们添油。

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只想做一位“平信徒”,就是纯粹来聚会,维持自己与神的关系,把“基本盘”顾好──不做违反道理的事、不做惹神愤怒的事。至于担任圣工或是与弟兄姐妹的互动,就显得意愿不高。想想,这样的信仰会进步吗?灵命有办法成长吗?


警醒防备 免入迷惑

“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信仰生活中,魔鬼都会不甘心的来阻挡,不管是要信主或服事的工作。如今魔鬼的作为更细腻、更厉害了,比如,圣诞节的各种活动,从小就渗入幼稚园或校园,让父母觉得那只是孩子的学校活动,不会和信仰抵触而让他们开心的参加;线上游戏、3C产品的诱惑,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父母允许小孩拼学业而将信仰摆在非首要的选项……。

在教会中,魔鬼也会卖假油,让我们因看到人的软弱、不完全的行为而离开教会;让人去追求似是而非的道理;让人喜好追求财富、愿意花更多时间与金钱在属世的生活上,就像圣经中那个不断的累积财富、增添仓房的财主,最后才发现自己的灵魂已丧失得救的机会。

聪明的童女和愚拙的童女都是在等待新郎的到来,他们手里都拿著灯,不同的是,前者还预备了油,后者却没有。这个比喻的最后,是耶稣要我们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我们不知道(太二五13)。


结论

新郎象征主耶稣,童女是代表每一个信徒。基督的再来是每个信徒共同的盼望,但盼望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愚拙的,即知道基督新郎会来,但没有警醒,没有长进。另一种是聪明的,对基督新郎的到来,怀著明确的等待,不只引颈盼望,更渴望与基督相会,最重要的是,随时充实属灵的装备。

我们都不希望当那日来临时,主对我们说:“我不认识你们”(太二五12)。那不只是令人沮丧、惋惜的话,更是失去永生福分的哀恸。因此,我们需要在信仰的事上投注更多的心力,不管是属灵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还是听道与行道间的实践,都能扎扎实实的与主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