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羽亮



聚完会用完爱餐,福音同工引导至泡茶桌小叙。听到您的生命故事,令人惊叹神安排人的脚步如此奇妙!

20几岁,在那少不更事的年岁,就决定离尘,削发出家为尼,一头栽入就几十馀载。深研佛学、弘法、修行、渡造,诚如您所言,忙著作学问、交作业、作笔记、写诫律……甚是忙碌。

但只要一静下来,独自一人时,面对渺茫、空洞的礼佛,疑惑越是加深,加上寺院里的“冷漠”人际、异己的排挤,著实打击当年潜心“出家”的壮志。

“放空、释己”是住持不断的教导,惟怪自己“慧根”不足,难理解其详,当时郁卒的心情真不是“痛苦”两个字可以表达的,最后只好先选择离开,远走马来西亚。一次因缘际会与同道随行,去了印度(北印度半年,南印度半年),辗转又去了加拿大几个月。而此时身体机能越来越低落,因牙痛难咀嚼,厌食以致身体暴瘦……。

我问:“您的费用何来?”

原来是年迈的母亲疼惜女儿,将售地所得千万元皆供奉佛寺,因此曾得到“尊重”;然事过境迁后,却不再被存念,身上所剩无几,只靠“微薄零用钱”度过食、衣、住……,所幸出家人本就寡欲、严修,倒还无谓。

只是因长期营养不良,身体机能亮起红灯后,却更遭受冷落,犹如被隔离般,死活无人问津。当自觉气虚无力,活下去的力量渐失,甚至死亡的感觉就迫在咫尺时,猛然因恐惧而造成“恐慌症”,陷在“轮回”的观念里钻牛角尖的走不出来,寻不到答案。正值此刻,才清楚知道,走过将近古稀之年,原来缺了佛学里提到的──喜乐,更甭说平安了。

约2年前,母亲被家人安排入住安养机构,有机会随同姐妹去探望。见到母亲后,不由得悲从中来,自己不再年少,独自面对生活的磨难,到底为了什么?老、病、孤、独,不断打击著内心的“意志”,如今的日子过得真如活死人般的“行尸走肉”……。

安养院探望时,巧遇基督教徒来医院关怀,唱著“圣诗”,乐音缭绕非常吸引人,生命中第一次从心里感动、喜悦起来,与学佛的严肃相比,两者的生命观全然不同。

基督徒的爱心关怀,如此温馨自然,没有压力,非常轻松,这是从未见过的“教徒生活模式”……。那教会的牧师打铁趁热,把握向姐姐施以“点水礼”,如此宣布家姐信主了。

被“喜乐”的滋味撼动心坎,当下决心要离佛、还俗,选择基督教的信仰。

基督徒对人的爱心与关心,深深吸引著您,如此过了几年的基督徒生活后;您说,惟牧师对圣经的解释,让您觉得还不够清楚、不够明白。

感谢慈爱的主施予圣手,借由陈姐妹带领您来到“真耶稣教会”慕道。

真教会对于真理,凡所讲皆依照圣经,相较之前的教会,让您更能接受,更能体会,且真教会完全遵照圣经经训而行,所以考察后,不再留恋“主日”的崇拜,认同周六即第7日的“安息日”聚会,愿意谦卑领受得救的正道,倚靠主基督宝血的救赎,祈求圣灵的同在等。

百闻不如亲身体验,心情踏实后,生命更牢靠,之后身体感觉逐渐好转。

生命翻页,唯有靠主的爱、主的拣选,如今重生的日子,如您顶上的秀发,渐长、渐茂,虽白,却不被压抑,将一一被主数算、呵护。

“永生神的家”,有真生命、真喜乐!静候众人来领受,人生不再“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