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阮琦雅

“拥有”若能取代平安,病痛便是小事,死亡更无可惧怕。在医院里陪伴妈妈走完最后人生的期间里,见著世人真的无法从世间的拥有中得到平安,当然死得安详更非人手所能得著的。

从病人住院知道自己失掉健康后,他们开始问苍天:为什么这事临到自己?接著他们或求助于医生、药物、神明、还是家人,他们均不因“拥有”可求助的对象而得著丝毫的平安。

失望之馀,他们开始怪罪、发怒。当一个个关怀、照顾他们的人渐渐远离,或是希望一个个破灭之际,他们也慢慢地沉静了下来,那是一种被“拥有”欺骗的无力感──是因“拥有”而更加失望;更是对“拥有”即平安,如此根深柢固的理念起了疑惑。

自省的,会开始回想过去,反省自己过往的总总。这时他们才真正勇敢面对自己,坦承自己的过往,真正的“拥有”自己。但这份“拥有”不是自发争取的,使得“拥有”变得不轻松;过往所“拥有”的,此时此刻都成了重担,让原本失落健康的自己更不平安。

认识耶稣后,接触不少临终病人,体认人不能随意挥掉曾经拥有的过往时,开始将生命中思想与行为的距离拉近。

《箴言》谈道“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劝人保守己心。人却常以“思想是内在的自我,行动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由,任凭扩张自我内在思想的那份自由,殊不知那份自由,在临终前,都无法挑战“拥有”的重担,而袒露地如此彻底。此刻谁能不对神的话心生敬畏,渴望得著洁净的心,思想生命的举止与临终的安详结合的必要?

死离世人不远,安详却是在主里。人之所以被蒙蔽,乃是轻忽了神的叮咛,因那份叮咛在人所谓的拥有中没有份量,故此叫神赐的真平安、苦难中的安详擦身而过。

事实不然,神确实叫人拥有,只是那份拥有有别于世人心中的拥有,主是赋予平安的拥有。《耶利米书》提到假先知预言“你们不致服事巴比伦”,神却说:“肯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服事他,我必使那邦仍在本地存留……。”

这是什么道理啊?!这确实不只是“道理”而是“真理”,唯有精炼神话语的人,不以“拥有”背负罪担,反以顺从神的话来证明心底安详才是“拥有”的确据。

人不认罪,就像蒙著眼逃避危险一样。神将人置放在各种情境,或让人在神的话与人的律间作选择,或让人在遭害中选择认罪或做罪奴。可怜,人常常选择了自己的律,逃避认罪的机会,辜负神的美意,而叫罪担深深地揪著“拥有”的心。

谁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带来了神赐生命的恩典,死带走了“拥有”背后的一切罪行。

若是“拥有”是背后私欲的罪,那样“拥有”的沉重,不是病痛付得起代价的。既然“拥有”竟是失落平安的元凶,更因“拥有”的罪引来死亡,那么人岂能因“拥有”死得安详?

唯有私欲在经历神的话语中被治死,人才能拿著“私欲”的死亡证明书,领得自我“死得安详”的权利。